記者 范昕 最近,與潮流藝術相關的兩件事備受關注:一是百年老字號朵云軒即將開啟潮流藝術“第一拍”,眼下正于朵云軒藝術中心舉辦“潮象·上海潮流藝術展”;二是申城新增國內第一座定位為潮流藝術的美術館——叁柒貳叁美術館。 近年來,潮流藝術成為一個熱詞,為上海的藝術市場創造著不容小覷的新增量。單單眼下,就有包括“啟動力:當代潮流藝術展”、“如夢似夢”藝術展等多個潮流藝術展事在申城齊齊登場。就連遠在松江的云堡未來市,也將在這個周末迎來art+100潮流藝術節,匯集120位當下國內潮流藝術和跨媒介代表藝術家參與。然而,當潮流藝術逐漸進入以專業美術館為代表的學界視野,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看得懂、買得起,藝術消費力不可小覷 “潮流藝術”的概念其實并不精準,國際上對此也沒有通行定義。策劃過潮流藝術展的國際策展人黃壹告訴記者,潮流藝術與時尚有關,通常發生在城市里,更應當被稱為“城市藝術”,涂鴉、插畫等等都可被歸入其中。以太陽花圖案聞名的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往往被奉為潮流藝術教父級人物。黃壹認為,村上隆定義自身藝術時所用的“超扁平主義”,倒是很能揭示潮流藝術的某種特質,那便是相比傳統藝術,它更簡單、直接,有流量、接地氣、蘊含情緒。 且看時下全球潮流藝術的頂流KAWS,他創造的熊公仔形象,眼睛一律用兩個X代替,不僅極具辨識度,也通過雕塑的肢體語言幽默地傳達著復雜的情感:或悲傷、或茫然、或害羞、甚至憤怒。朱敬一是近期不少潮流藝術展的???。不少網友認為,他那很野生很奔放的創意國潮書法詼諧又解壓,親切地稱呼其為“情緒的保護傘”。因攜手泡泡瑪特躥紅,潮流藝術家郝朗近日登陸上海復星藝術中心的個展“我害怕你忘了我”火速出圈。借由塑造的小男孩KIWIWI形象,訴說隱藏于每個人內心深處最復雜多變的情緒,這樣的藝術形式不僅喚起很多人的共鳴,還轉化為一種不可小覷的購買力——開展沒幾天,共40只的一款大號公仔已全部售罄。 事實上,潮流藝術因攜手商業的可復制屬性,價格不太貴,不少人買得起,也沒有增值的打算,打開了一部分趨于日?;乃囆g消費市場。而論藝術消費力,上海在內地數一數二——摩登的城市屬性天然帶有開放性,易于接受時尚類內容。在上海大學副教授黃一遷看來,被包裝成潮流藝術出現的這些藝術盡管樣式多元,但無不流露出一種“酷感”,滿足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在藝術層面表達個性的需求,并且這樣的“藝術宣言”是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現的。 呼喚更豐厚的精神能量,給大眾審美帶來正向滋養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此前大多出現在商業空間的潮流藝術,最近一段時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專業的美術館空間,如朵云軒藝術中心、復星藝術中心、叁柒貳叁美術館等。在業內看來,這一方面意味著美術館不再高高在上,有了更多生活化的連接;另一方面意味著潮流藝術正在漸漸得到學界的認可,內涵上呈現出迭代趨勢。 在黃壹看來,潮流藝術以往更多以“傻白甜”的面貌出現,以手辦、卡通畫等形式存在,而如今其思想濃度在進一步提升。比如,參與朵云軒潮流藝術展的大部分藝術家都是學院派,有著科班背景,這也讓他們的作品呈現出更多嚴肅的思考和藝術表達。其中,一組《超級明星》系列,出自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碩士畢業的高振鵬之手。他在六個明星人物雕塑內部安置了一個光源,雕塑本身由不同厚度的宣紙拼貼完成,讓光通過不同厚度的紙產生明暗的不同,也想由此表達對于當下明星效應的一種反思。雙博士游雯迪用毛筆、水墨、絹本等極為傳統的中國媒材,創作出頗具潮流感的當代繪畫,執意在藝術語言的轉化過程中實現一種顛覆。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因為不曾被定義,需要警惕潮流藝術被當成一個什么都能裝的“筐”,任由一些毫無營養甚至污染視覺的所謂藝術內容來蹭流量。藝術家沈楚楚坦言,潮流藝術的創作要發生在流行趨勢之前,“能夠在不斷變動的時態下,通過不固定的藝術表現形式,引發一定程度流行趨勢的變化,才可謂真正的潮流藝術”。也有人認為,態度是潮流藝術最核心的,精神理念的深度與廣度,最終會決定這樣的作品能走多遠。業內呼喚潮流藝術能夠彰顯更多可能性和更豐厚的精神能量,給大眾審美帶來正向滋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