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篇: 故宮博物館 位于首都北京。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宮殿建筑群,里面珍藏著180多萬件藏品。 鎮店之寶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 張擇端唯一可信的傳世真跡,是一幅記錄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巨幅畫卷,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元代《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通高13.9厘米,口徑16厘米,足徑13.5厘米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是故宮十大鎮宮之寶中琺瑯之寶,出品于元代,景泰年間又經過改造,整個器具顏色十分鮮艷,看起來雍容華貴。 清代金甌永固杯高12.5厘米,口徑8厘米 乾隆款金甌永固杯是故宮十大鎮宮之寶之首,也是故宮宮廷之寶的典范,這尊杯采用的都是極其珍貴的黃金、寶石、珍珠等原料。 博物館內景 中國國家博物館 位于首都北京,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世界上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里面藏著140萬余件珍品。 鎮店之寶 商商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商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四羊方尊邊長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 此青銅器造型雄奇,將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高35.8厘米、口徑23.3厘米、最大腹徑32厘米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是原始藝術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典范,是遠古時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藝術珍品。 明孝端皇后九龍九鳳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徑23.7厘米重2320克 該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絲帛制成,前部飾有九條金龍,下有八只點翠金鳳,后部也有一金鳳,共九龍九鳳。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高26厘米 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軀體卷曲若鉤。被譽為“三星塔拉紅山文化玉龍”,也稱為“中華第一龍”。 博物館內景 國外篇 盧浮宮博物館 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是法國古典主義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里面珍藏40多萬件藏品,以收藏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 鎮店之寶 《蒙娜麗莎》 縱77cm;橫53cm 油畫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該雕塑雕刻的是薩莫色雷斯島海邊的懸崖上的勝利女神,雖然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家們高度藝術水平的杰作。 《米洛斯的維納斯》 阿歷山德羅斯 公元前150年左右創 雕像展現愛神維納斯端莊秀麗的身材。她那微微扭轉的姿勢,使半裸的身體構成一個和諧而優美的螺旋形上升體態,充滿了藝術魅力。 博物館內景 大英博物館 該館位于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是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館。 鎮店之寶 敦煌壁畫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吸取和融合了當時歐亞大陸所有人類文明的精華,是中國及整個世界美術史上的光輝篇章。 《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為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失。此畫作預示著中國繪畫由重教化到重審美的轉型。 古埃及木乃伊 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絕大部分被包裹完整并施以彩繪,但也有的被打開了包裹,完全暴露在空氣之中。 《亞尼的死者之書》 創作于公元前1300-前1200 年 這是距今3200年前畫在草紙上的畫。該書是眾多以草紙記錄的《死者之書》當中保存最好、最出色的。 帕特農神廟石雕 公元前196年 碑上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書寫的時任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的詔書。 博物館內景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該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世界著名博物館,位于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占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收藏有300萬件展品。 鎮店之寶 丹鐸神廟 古埃及的神廟不僅是具有祭祀功能的建筑,同時在設計和裝潢上也體現出其宗教或神學的觀念。 埃德加·德加 《舞蹈教室》 1874年 《舞蹈教室》應該是德加芭蕾舞女畫中較有代表性的一幅。仔細觀察畫面,可以發現沒有哪兩個演員的動作是完全一樣的。 葛飾北齋 《神奈川沖·浪里》 19世紀初期 彩色浮世繪版畫 該畫作描繪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洶涌澎湃的海浪,浪里有三條奮進的船只,英勇的船工們正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斗。 杰拉爾德·大衛 《逃往埃及途中》 約1512-1515年 這幅以一種連續敘述的方式描繪了畫中人物奔向埃及的過程,體現出了畫家對于意大利文藝復興傳統的感悟。 博物館內景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位于俄羅斯圣德彼堡,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俄羅斯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約270多萬件藏品。該館最早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宮邸。 法國雕塑家讓·安東尼·烏東 《伏爾泰坐像》 1782年 該雕塑對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性格特征進行了深刻、細膩的表現,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哲學家的生前形象。 倫勃朗 《浪子回頭》 倫勃朗以《圣經》路加福音中的一段文字為藍本創作的。耶穌用浪子回頭的故事比喻迷途知返是最可貴的。 博物館內景 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位于羅馬市中心的天主教國家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級博物館,曾是羅馬教皇的宮殿。 米開朗基羅 《創造亞當》 1508-1512年 壁畫 米開朗基羅無疑是歌頌神圣的關鍵人物,而他所創作的《創造亞當》,更是成為描繪創世神主題的一眾典范。 阿格桑德羅斯、波利多羅斯、阿典諾多羅斯 《拉奧孔》 高約184厘米 雕塑 該雕塑內容取材于希臘神話中特洛伊之戰的故事,該群像傳達出的人與神之間的悲劇性沖突,使它富有了超越時空的永恒價值。 博物館內景 奧賽博物館 位于法國巴黎塞納河左岸。被譽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是當代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收藏了全球最多的藝術派畫作。 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 《加雷特磨坊舞會》 131cmx175cm 1876年 畫面中洋溢著舞會的歡樂氣氛。具有印象派的某些特色,強烈的閃爍效果和顫動的光線感覺,給人以強烈的刺激和印象。 凡·高 《藝術家肖像,普羅旺斯圣雷米》 1889年 布面油畫 在凡·高的畫中,總是一片色彩和筆觸的狂歡,這種畫面所造成的氣氛效果表現出一種罕見的旺盛的生命力。 博物館內景 (有藝境”綜合整理自網絡) 編輯:大姍 校對:Paloma 審核:晴子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