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關加村“兩委”的一次會議后,姚宏憲把他經營5年的帳篷營地交給了村集體。 “也沒啥好糾結的,我是黨員唄,必須要為村里的發展貢獻力量?!币陸椪f,交出去以后比自己經營的好處要多,“一可以規?;洜I,二可以讓更有經驗的人來負責,三是村集體經濟增加了可以享受分紅?!?/p> 露營地收歸村集體以后的結果也沒讓姚宏憲失望,2021年,這塊地的營收從此前的1.8萬元上升到了21萬元。 姚宏憲口中“更有經驗的人”說的是關加村村長才項多杰。2017年,在外創業20余年的才項多杰回村翻修房屋,沒想到村里卻不讓他走了?!耙婚_始我在外面打工,后來開始接觸服裝、旅游、藥材、新能源汽車……基本上什么項目都做過,村里說我是致富能手,不能輕易放走?!辈彭椂嘟苄χf。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關加村按照“三優三強三過硬”要求,嚴把換屆工作人選質量,順利實現“一肩挑”, 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0歲,吸收具有研究生學歷和從事多年旅游事業的專業人才1名,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的風氣逐步形成,干事創業視野不斷拓寬,綜合素質有效提升,班子戰斗堡壘作用日益凸顯。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關加村“兩委”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通過建強班子、優化隊伍、移風易俗、壯大產業等一系列務實舉措,補短板、強弱項,抓轉化、促提升,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標桿村”。 如今的關加村依靠海南藏族自治州資源稟賦和地理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養殖、藥材種植、鄉村旅游,并且乘著青海省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東風,入股了海南州光伏產業園,村集體收入在海南州貴德縣尕讓鄉名列前茅。 “我們這幾年發展得好,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村特別團結?!闭f起發展,才項多杰又“揭秘”了一個重要原因——民族團結。 關加村屬于漢、藏聚居村落,但在村子里,村民們幾乎沒有過多的“講究”,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麻煩的‘紅白喜事’上,我們村也是兩個民族一起。比如一戶漢族家庭結婚,幫忙的人手不夠,只要說一聲,村里的藏族小伙子們馬上就會去幫忙?!?/p> 有了“火車頭”,大家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村里發展的好成果水到渠成?!拔覀內ツ陮崿F村集體收入48萬元,群眾分紅5萬余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萬元?!苯榻B起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成果,才項多杰的語氣里充滿自豪。 |